母亲节特别献礼|安徽工程大学旗袍协会走进传统扎染艺术 |
发布人:罗国旗 发布时间:2025-05-11 浏览次数:10 |
在初夏微风轻拂的5月10日,安徽工程大学旗袍协会全体会员在会长邬红芳教授的带领下,走进纺织服装学院手工印染实验室拼布实训基地,开展了一场以“传承非遗·致敬母爱”为主题的母亲节专题活动——传统扎染技艺体验课。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艺术的沉浸之旅,更是一场传统文化与女性美学深度交融的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邬红芳教授身着优雅旗袍,以生动讲解开启了扎染艺术的探索之门。她详细阐释了扎染这门古老的非遗工艺的历史起源、技法原理及艺术魅力。扎染通过捆扎、缝制、折叠、夹压等“物理防染”方式,使染料难以渗透扎结处,从而在布面形成奇幻而独特的图案纹理。这种技艺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便已有记载,唐代更臻于高峰,如今在云南大理等地依然广泛流传,被誉为“活着的民间艺术”。 在知识讲解之后,协会老师们纷纷动手实践,从挑选图案、扎结到浸染、拆线,亲身体验每一个制作环节。棉衫、棉线、麻绳在巧手中舞动,折叠、捆扎间,布料静静沉入染液之中,等待着“破茧成蝶”的奇迹。当扎绳解开,一幅幅晕染自然、图案独特的扎染作品在众人惊喜的目光中徐徐展开,每一件都宛如一封写给母亲的艺术情书,蕴含着祝福与心意。 老师们纷纷表示,这场活动充满惊喜与温情,是一次既充实又温暖的母亲节礼赞:“扎染的图案就像打开盲盒,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我们对美的表达与对母亲的祝福。”“这不仅是一次技艺体验,更是一次文化的触摸——在染料与布料的交融中,我们仿佛触碰到了千年文化的脉搏。”“那晕染的纹样,如同母爱般温润绵长,岁月沉淀的厚重在每一件成品中流转。”有余新霞老师特意赋诗一首为活动助兴:“旗袍协会有创意,扎染技艺太神奇;会长亲临作指导,左捆右煮真有趣;各色图案映眼帘,母亲节来献个礼。” 整场活动在笑声与感动中圆满落幕。当协会成员身着各色旗袍,手捧亲手染制的作品,一幅幅流动着东方美感与传统温情的画面铺陈开来,既展现了扎染工艺的独特魅力,也呈现出当代女性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传承。 此次母亲节特别活动,是安徽工程大学旗袍协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技艺走入校园生活的又一实践。愿每一位母亲都能在时光中优雅如初,笑靥如花,也愿这份承载着手工温度的扎染祝福,成为她们节日里最特别的礼物。 感谢纺织服装学院的大力支持。 (图片:旗袍协会提供,文字:彭鸿雁;预审:程繁;审核:张寅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