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教师节的温馨氛围。9 月 10 日上午,外国语学院以一场庄重而温情的荣退仪式,为金成星、张俊红和胡密密三位深耕教育一线数十载的教师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学院党政领导、各系部主任、教师代表齐聚学院会议室,共同见证这一承载敬意与不舍的时刻。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校林主持。
致辞忆初心,致敬奉献者。学院党委书记董金权在致辞中动情地说:“你们是学院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建设者和贡献者,是教学的典范、师德的楷模和学院的功臣。”院长唐雪梅则以“岁月如歌 情怀依旧”为切入点,逐一讲述三位教师的育人故事,“胡密密老师牵头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时,经常熬夜打磨教案,只为让学生能接触到最优质的教学内容;张俊红老师总是主动为青年教师听课评课,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是大家心中的‘引路人’;金成星老师更是学院的‘开拓者’,从学院筹建到英语学科拿下‘区域知名,省内一流’的地位,每一步都有他的心血与付出。” 副院长李新国则用一组沉甸甸的数据,展现了三位教师的育人成果:“自学院成立以来,我们累计培养了 2692 名毕业生,而这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中,都能看到三位老师的身影 — 或许是一堂生动的专业课,或许是一次耐心的课后辅导,他们用点滴付出,托起了学生的成才梦想。” 三位院领导的话语中满含敬意,也让在场教师深深感受到三位前辈的坚守与担当。

感言诉深情,期盼传薪火。在荣退教师发言环节,三位老师的话语里满是对学院的眷恋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金成星老师用 “荣幸”“感恩”“希望” 三个关键词,道出了对学院的深厚情感。“能见证学院从成立到发展壮大,能和大家一起为英语学科奋斗,我感到特别荣幸;感恩学校学院给了我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我能在热爱的教育领域发光发热;更希望在 AI 时代,学院能紧跟技术变革,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推动翻译硕士‘英语 +’方向与行业深度融合,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胡密密老师说到:“在学院工作的这些年,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同事间的情谊,更有‘家’的温暖。记得之前生病时,学院领导第一时间赶来探望,还帮忙协调工作,这份关怀就像雪中送炭,让我一直记在心里。”张俊红老师则分享了自己的 “退休心愿”:“我一直喜欢书法,现在终于有更多时间练习了。未来,我希望能为外院的毕业生书写祝福语,把对学生的期盼、对学院的祝福,都藏在笔墨里。” 三位教师的话语中,既有对过往的追忆,更有对学院未来的殷切期盼,他们表示,即使退休了也会一直关注学院发展,为外院的进步由衷喝彩。

传帮带续情,匠心永传承。交流环节中,学院老、中、青教师代表们纷纷分享与三位荣退教师共事的点滴往事,让温暖在会场内不断流淌。“刚入职时,是三位老师一次次教我打磨教学内容,教我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现在我也能自信地站在讲台前了”“希望三位老师常回学院指导我们,把优良作风和育人经验传承下去”,多位教师代表表示,三位前辈不仅在教学上发挥“传帮带”作用,更用“扎根一线、兢兢业业”的作风,教会他们如何做一名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

当日上午 11 时许,荣退仪式在观看温馨的祝福视频和合影留念中落下帷幕。镜头前,三位荣退教师与学院领导、教师代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并肩凝眸,不仅定格了属于三位教育者的荣耀时刻,也让“躬耕教坛、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外国语学院的教职员工中继续传承变得更加具象化。

荣退仪式是外国语学院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工荣退仪式不是终点,而是学院关怀的新起点。”未来,学院将把荣退仪式固化为常规活动,持续关心关爱退休教职工的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传帮带”活动,凝聚全体教师为学校、学院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张旭;图:卢祥;审核:李校林)